010-62637788
新闻中心 News
2018中国人工智能大会在深圳举办

2018-08-08  09:48

7月28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和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8 中国人工智能大会(CCAI 2018)在深圳开幕。

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

中国人工智能大会是我国人工智能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专业会议之一。此次在罗湖举办的2018中国人工智能大会肩负着“引领、协同、赋能”三大愿景,大会在前三届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将人工智能领域的顶级专家、学者和产业界优秀人才汇聚一堂,围绕着当前 AI 热点话题、核心技术,以及与会者共同关注的科学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如何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各产业的深度融合,成为各界人士关心的重要问题。大会设置8个特邀报告、4个讲座和3个专题论坛,充分展示AI新科技,致力于打造中国人工智能领域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高端前沿交流平台。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深圳市副市长王立新、深圳市罗湖区区委书记贺海涛分别为大会致辞。

“科学技术的发展史就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发展史,实际上是劳动工具的发展史,今天人类的劳动工具正从工业工具转向发展智能工具的新阶段,智能时代正在到来,未来已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在开幕式致辞上说,实际上我们现在正处在信息化时代和人工智能交接的时代,不能简单的用云计算、大数据或人工智能把互联网代替,要务实的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要把智能芯片、互联网技术、智能控制和计算机应用进一步发挥。

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ACM/IEEE FELLOW沈向洋,CAAI副理事长、AAAI/ACM/IEEE FELLOW、IJCAI理事长杨强,英特尔高级首席工程师、大数据技术全球CTO戴金权,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联想创投集团总裁贺志强在演讲中,分别从人工智能未来、迁移学习、业务智能转型、智能互联网等不同角度解读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及影响,探讨 AI 技术在各个领域应用的现状和前景,引领年度行业发展风向标。在两场大会讲座中,北京大学教授、国家优青王立威和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国家杰青张民深度讲解了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的现状与未来、研究与应用。

在7月29日的大会主旨报告环节,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教授、ACM/IEEE Fellow韩家炜,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杰出教授、AAAI/ACM/IEEE Fellow刘兵,香港中文大学终身教授、腾讯优图实验室杰出科学家、IEEE Fellow贾佳亚,南京大学计算机系主任、人工智能学院院长、AAAI/ACM/IEEE Fellow周志华,分别从结构化知识抽取、终身学习、大规模图像理解、深度森林等不同角度剖析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及影响,探讨 AI 技术在各个领域应用的现状和前景,引领年度科技发展风向标。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IEEE/IAPR Fellow陈熙霖,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蒲慕明针对最新前沿进展作大会讲座。

大会还举办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智能机器人:分工与协作”“智能芯片:产业推广与创新发展”“我国的人工智能发展如何务实推进“等3场论坛。此外,本次大会将AI行业专业力量,包括腾讯、联想创投、英特尔在内的专业智能领域的领军企业汇聚在罗湖,就人工智能进行相关的沟通交流,为与会企业创造合作契机。


罗湖与人工智能的结缘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现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2016年“人工智能”被列入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2017年“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同年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018年深圳也编制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抢先布局人工智能产业发展。2018年罗湖区人民政府与中国人工智能会学联合主办的2018中国人工智能大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罗湖是改革开放和特区建设的发源地和先行区,与香港山水相连,人文相亲,是连接广深港、辐射珠三角、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重要交通枢纽。近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产业转型发展之路。”罗湖区委书记贺海涛在开幕式上表示。

 从依托地王大厦、京基100集聚金融、商贸等现代服务业,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新的增长引擎,罗湖一路蜕变。2016年,罗湖举全区之力,在北部地区规划了大梧桐新兴产业带,并将清水河片区规划布局为人工智能产业基地,纳入了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统一布局。产业基地位于银湖山脚下,拥有连片可建设用地3平方公里,将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AI+,布局产业空间、创新载体、企业集群、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为此,罗湖已出台专项产业政策,设立引导基金,突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融合,大力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目前,产业基地已建成第一个人工智能产业园,产业基地核心发展区——红岗国际创新广场建设加快推进,辖区已聚集了软通动力、旷视科技、中欧金融科技研究院、今天国际、星火电子等一批人工智能领域重点企业,初步形成聚集氛围。


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阶段,将成为推动未来发展的新一代技术引擎

“在我看来,如果说机器最初是替代人的体力,那么在人工智能时代,机器可以用来替代人类智能,帮助人作出判断和决策。”中科院神经科学所所长蒲慕明院士说。

在过去十年里,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改变了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工智能则被认为是未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一代技术引擎。

当前,人工智能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专家介绍说,经过60多年的演进,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强烈需求的共同驱动下,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并正在引发链式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

从技术层面看,人工智能是软硬件相互结合的产物。百度高级副总裁王海峰说,真正的人工智能系统涉及语音、图像、语义、知识、底层大数据处理等等,其实是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受脑科学研究成果启发的类脑智能蓄势待发,芯片化硬件化平台化趋势更加明显,这也是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特征。

“人工智能必须融入行业发展,才能真正发挥效益。”联想创投集团总裁贺志强认为,人工智能跟各个领域的结合和应用,带来全行业效益的提升。

每块手机屏幕上都有一块透明保护玻璃,工人检测这些玻璃视力损耗比较大。一家人工智能科技企业利用大型激光器械检测技术,生成依靠“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的一种自我学习方式)来做判断的数据集,用机器来检测玻璃片,无论是效率还是准确率都大幅提升,综合效率提升了20倍。

加速积累的技术能力与海量的数据资源、巨大的应用需求、开放的市场环境有机结合,形成了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独特优势。据统计,截至去年,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国际科技论文发表量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已居世界第二,部分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要突破。语音识别、视觉识别技术在业界领先,中文信息处理、智能监控、生物特征识别、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无人驾驶逐步进入实际应用,人工智能创新创业日益活跃,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加速成长,在国际上获得广泛关注和认可。


无论从技术发展还是从产业化落地看,人工智能发展仍处在初级水平上

不过,无论从技术发展还是从产业化落地看,我国乃至全球的人工智能发展仍处在初级水平上。

有专家认为,目前人工智能有些被神化,它在特定的应用、特定的场景可能超过了人的能力,但要全面达到或超过人类智能,还是一个未知数。

当前所有的人工智能系统几乎都属于专用人工智能系统,而非通用人工智能。即使是获得巨大突破的语音识别技术这种专用人工智能系统,仍有不少难题没有解决。比如,几米远的一群人在聊天,人会选择性地只听到自己关注的人的声音,会很自然“屏蔽”其他人声音。但对机器来说,还不能解决看起来这么容易的问题。

谈及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前景,有院士坦言,国外的学术界、企业界同行都衷心称赞中国的人工智能应用、商业前景走在世界前列,但对人工智能前沿关键技术例如下一个人工智能基础算法的突破是否会在中国,他们并不乐观。

实际上,国内目前对此也有清醒的认识,去年我国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我国人工智能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缺少重大原创成果,在基础理论、核心算法以及关键设备、高端芯片、重大产品与系统、基础材料、元器件、软件与接口等方面差距较大;科研机构和企业尚未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圈和产业链,缺乏系统的超前研发布局;人工智能尖端人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设施、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亟待完善。

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人工智能创业领域存在一定的浮躁现象。有些年轻人学了三个月的人工智能课程,就敢去开一个公司。这客观上有人工智能人才短缺的因素,但这种创业公司遍地开花的现象也容易形成低水平发展泡沫,浪费人力和社会资源,也会进一步导致年轻人不愿意去深究技术。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2030年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实现这个目标,要解决的最大短板就是原始创新能力包括理论和方法上的突破。”中科院自动化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徐波说,从技术层面看,国内绝大部分的高科技企业还没有像国外的科技企业一样开展基础研究,去打造从基础研究到芯片再到应用的生态链。


发展人工智能,务实是最好的途径

按照规划,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到2030年共分三步走。第一步,也就是到两年后的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进入国际第一方阵,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还要培育若干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骨干企业,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

专家认为,在目前的人工智能发展阶段,务实是最好的途径。人工智能是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人才密集的行业,和互联网的业务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有所不同的是,它需要落实软硬件的方案,真正解决人们关心的问题。

王海峰认为,人工智能的务实,也表现在结合场景的系统性创新方面。比如无人车、智能家居等应用场景,各有特点、各有特定问题和特殊的数据,需要通过踏踏实实地解决场景内的问题,才能最终做出一个好的应用。

务实也体现在对关键核心技术的关注。蒲慕明说,在人工智能前沿基础领域,我国必须占有一席之地,要努力争取在算法、架构等基础研究方面有所突破。“我最关心怎样通过有效理解大脑的网络,推动基础核心算法新的突破。”

南京大学计算机系主任、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周志华说,今天人工智能的卷积神经网络是大热门,但其实二三十年前就已经开始研究。20多年前他研究机器学习时,国内当时了解机器学习的人不多,经常问“这个机器准备摘棉花还是准备修机床”之类的问题。“从学术研究来说,即使做的事情被别人认为离现实很远,但只要自己认为有价值,就应该坚持做下去,这就是务实。”

针对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周志华认为,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人才最为重要,有多好的智能“人工”,就有多好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学术和产业之间距离非常短,很多创新可以从实验室马上进入到应用,这导致行业对学术界的人才需求非常大。高校和科研机构应该有意识地培养人才、提供人才储备。但也不能一哄而上,简单地将计算机、自动化等学科换成人工智能的牌子。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谭铁牛院士认为,在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一定要理性分析发展未来,理性思考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从而务实推进并确保人工智能健康可持续发展。